昨天寫網誌看到一段話,我就想到她。已經過了4年多,但每次晚上一個人開車回家的時候,尤其是經過她曾經住的區域,我都還是很想開到她家巷子口,那個我停好車放她下來的位置,好好地思念她。
酒店小姐心理健康數據令人擔憂
- 47% 酒店小姐入行後變得憂鬱
- 51% 曾求助心理醫生
- 13% 至少自殺過一次
為什麼酒店小姐會成為自殺高風險族群?
昨天看到這些數據,看到「自殺」這個關鍵字,我就又想起了她。
還記得第一次跟她約在東區捷運站。她當時大學剛畢業,整個人給我很陽光的感覺,活潑又愛笑,人也很好相處。說真的,我給別人的感覺往往是「很客氣但很有距離感」。通常就算在LINE上聊了一段時間,現實中初次見面還是會有點陌生,需要一段時間「破冰」。但見到她的那一刻,我竟然覺得跟她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。
「親和力強 – 很容易與人拉近距離」 – 這是她一個很棒的特質,我當時對自己說。
酒店經紀的面試與規劃
我以前面試小姐都不會約在經紀公司,因為我覺得那是浪費時間。(現在想起來當然是大錯特錯,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為什麼第一次跟酒店經紀面試,一定要約在經紀公司,因為有很多細節需要觀察!)
我習慣找一家符合小姐可能會去的店看環境,可能是禮服店、禮便店或是便服店。在店裡的大廳,我會把酒店小姐從換好衣服打卡→看檯或帶檯→上檯的流程,以及控檯的功用和店內每個職務都介紹得清清楚楚。
上檯前後的注意事項
- 上檯前應該注意什麼
- 坐檯時要注意什麼
- 框出時要注意什麼
- 客人可能會說什麼,該如何應對
這些我都會詳細說明。很多酒店經紀人常犯的錯誤,就是僅用小姐的外在條件去規劃,沒有考量她的個性。例如,有個妹妹很活潑,常跑夜店,很會炒氣氛,就算她的外在條件適合去龍亨便服酒店,如果經紀人帶她去那裡上班,她會感到很痛苦,因為她需要裝得很辛苦,她的特質和個性並不符合那裡客人的喜好。
貴哥曾做了一個比喻:「你信不信,就算飯局四個小時坐在客人旁邊,一個字都不用說,就能拿6000元,但這個錢還是會有人不想賺!」
酒店經紀要好好跟洽詢的妹妹聊,了解她的個性、特質、口條、學歷經歷,適合放在什麼店,而不是單憑外表決定。現在我面試完,如果貴哥有時間,還會幫忙跟妹妹聊聊,然後我會拿自己的規劃跟貴哥的規劃對比,找差距。因為貴哥說是時候傳承下去,我要開始栽培後輩了。
她的故事與離開
我之前說過,會需要到酒店上班的酒店小姐,有時問題不在她,而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出了問題。她的爸媽離婚後各自組建新家庭,對她漠不關心,只剩她和奶奶相依為命。她只是淡淡帶過,我知道她不想多提,我也沒深問。雖然帶她不到2個月,她的助學貸款就還完了,後來也順利離開這個行業,白天找到一份工作。
第一次破百節,我們找了一家甜點店慶祝
因為她防備心很重,我想是因為對自己的家庭背景很自卑,
所以很多事情連我也不知道。但為了跟客人拉近距離,
我教她一些可以跟客人說的事情,以及怎麼說。
我教她一些話術,讓客人覺得他在她心上是與眾不同的!
我知道怎麼追男生,但我完全不懂如何追女生,
男女生的想法真的大不同。
泡溫泉應該是客人最愛約小姐的地點第一名
順利離開酒店後,我知道她還持續跟兩個客人聯繫。一個很喜歡她,是個老實、單身、很好掌控的客人;另一個是已婚,很有個人魅力,但很難掌握。我知道她比較喜歡後者。這兩個人感覺就像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裡的李大仁和丁立威,只是到最後不是李大仁,而是丁立威贏走了她的心!
平常偶爾用LINE聯繫,但她白天的工作很忙,只有六日比較有空。我當時六日常陪家人和女友,也沒想過刻意約出來。記得最後一次是那年跨年,我打給她祝福新年快樂,問她最近還好嗎?她淡淡回答:不好,我很不快樂!我當時說要趕快找一天約出來吃飯……我一直以為她需要我的時候會告訴我,或者以後總有機會見面吃飯……
我最後悔的一件事,就是當下沒有排除萬難去找她。那個很活潑、很陽光的她,我從沒想過有一天她會為情自殺。
她留下的遺書中寫著:「期待到頭來都落空,你的承諾總是跳票。」
自此,只要有新的妹妹上班,我都會苦口婆心告訴對方,千萬不要跟客人在一起。我知道有些客人也值得在一起,我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只是我真的不敢賭,我跟小姐都賭不起!